前段时间有感于维护自己的一张名片的重要性. 就想借助gitbook将博客做成一本书的形式. 之前的想法是在这本书里包罗技术, 想法, 经历, 借助这本书来记录保存自己某个时期的状态. 这样做的好处是, 提醒自己获取知识和感悟应该持续而丰富, 不可点到为止.

用gitbook写了两篇文章后, 发现了gitbook的两个不足:

  • 无法提供一个清晰的时间线, 相当与内容是分块存放的, 没法线性呈现
  • 章节组织的变更很麻烦, 当变更某篇文章的分类时, 还需自行维护SUMMARY.md

gitbook说到底还是适合做技术书籍, 不适合作为个人博客. 往后自己的博客文章可以整理成书时再考虑为好.

回到几年前开始维护的个人博客. 当时接触个人博客是因为刚接触linux, 看到一些博主分享了一些搭建个人博客的经验. 出于学(zhuang)习(bi)的心态, 搞了个octopress框架生成的博客, 托管在github上. 老实说毕业之前的更新也算挺勤的, 后来工作了, 个人时间比较少, 慢慢就少更新了. 后来某天一时心血来潮, 基于hexo又搞了一波, 托管在国内的某家仓库托管商. 可惜更新也只持续了一段时间. 后面没再更新, 是因为自己也慢慢认识到, 工作中接触的蛮多东西只能先了解使用, 没办法深入研究. 大多数人的博客其实只是存放一些安装教程(我过去的大部分如此), 最多只能备忘, 很难说有多大的价值.

所以现在又把博客搭起来, 某些程度上也是对于持续深入学习的愿景的一个实践. 就像编写自己的人生之书一样. 博客软件天然支持时间线, 于是就成了替代gitbook的选择.

至于选择hugo, 则是因为hugo编译相对hexo等框架速度快得多, 现在只需在编辑上编辑md文章, 然后一键上传服务器, 一秒钟内就能看到新的内容, 就像写云笔记一样, 体验提升了可不只是一点点.

当然上面提到的都只是形式的东西, 真正核心的部分: 内容, 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填充.

那么, 学习就学习, 为什么一定要写博客?

答案就是现实存在两个矛盾

  1. 知识会慢慢遗忘, 自己也许花了两年时间钻研前端, 颇有心得. 奈何如果一两年没有接触相关场景, 基本就会忘得差不多

    对很多方向都感兴趣啊, 前端, 后端, 数据库, 这个月noSQL, 下个月消息队列, 学了东, 忘了西, 怎么办! 速度和稳定无法得兼, 花点时间多记记, 多整理吧.

  2. 功利角度考虑, 自己知道是不够的, 还需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知道

    了解一个人的过程就像是黑盒测试, 社交网站, 博客等就是暴露的接口, 脑袋里的想法是隐藏属性.

要避免产生”写博客就是展示自己”的想法, 因为这种行为本身不经济. 大部分人使用云笔记来记录和整理知识体系, 额外维护一个博客多了接近一倍的工作量. 一旦某个知识点要更新还要更新到两个地方. 因此, 弱化云笔记的知识整理功能, 一切通过剪辑进云笔记的文章都不算在自己的知识体系内. 只有认真阅读并整理成文的东西, 才认为是自己的东西. 这样来写博客才能做到一举两得.

在操作上, 要减少创建和更新博客的成本. 可以参考我的上一篇博客.